一百五十年前,我们的祖先从中国飘洋过海,来到南洋这片土地,为生活打拼,落地生根。等到事业稍有成绩,为了同胞们的子弟,能够在异乡接受华文教育,传承语言和文化,祖先们毅然扛起办学的艰辛工作。
在那个贫困的年代,每一间华文学校的建立,都是华人社会的血汗钱,一点一滴拼凑而建起来的。
1918年,先贤刘治国、官光厚、陈文评、刘文柳等人,为了让离乡背井的华侨子弟们,学习中华文化和孔道,成立了加影育华学校。在短短十年苦心经营下,育华学校开办中学部,成为一所拥有中小学部的华文学校。
经过一百年的洗礼,当年拥有中小学部的育华学校,已经发展成为雪兰莪州乌鲁冷岳县内首屈一指的加影育华国民型华文小学(育华华小)和加影育华国民型华文中学(育华华中)。由于学校学术成绩优越,课外活动表现出色,校风良好,育华华中成为乌鲁冷岳县内华文小学毕业生升学首选的华文中学。
作为乌鲁冷岳县内唯一的华文中学,育华华中每年面对来自县内16所华文小学约4千名毕业生, 争相要求进入学校升学的压力。 由于学校设备的局限,育华华中只能提供6百个学额给华文小学毕业生,导致每年3千多名的华裔子弟,未能于县区内继续接受正统华文教育的熏陶,思之惶然,令人扼腕慨叹不已!
为了让更多华裔子弟们可以在政府教育体制下,继续接受正统华文教育熏陶,我们延续先贤们的精神和脚步,倡议创建加影育华国民型华文中学2校 (简称育华华中2校)。
育华华中2校将延续育华华中优秀办学精神,除了追求学术卓越,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与才华,也注重培养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群育、美育、劳育,以及人道关怀思想。
在现今的时代,接受华文教育不只是传承中华文化,也是为我们孩子们增加竞争力。国民型华文中学毕业生的成就,无论是学术、商界,或是文化艺术的表现,在国内外受到广泛的承认。
我代表育华华中2校建校委员会,感谢大家给予育华华中2校的厚爱和支持。育华华中2校全体同仁将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以持久的热情、最大的努力建设学校,壮大华教事业。
谢谢大家。
加影育华国民型华文中学2校建委会主席
丹斯里拿督曾贵秋局绅谨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