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接受改制以来,⻢来西亚国⺠型华⽂中学(华中)的发展之路可说是荆棘载图。在华社和华⽂教育⼯作者的不懈努⼒下, 华中⼀路披荆斩棘,终于成为我国华教发展的中流砥柱。过去数⼗年,华中不但成功延续中华⽂化的薪⽕,同时也为国家培育许多杰出⼈才,成为国家教育体系内重要的⼀份⼦。

 

近20年,我国朝向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教育⽇渐普及,⼈⼝逐年增⻓,全国华中的数⽬却依然保留在81所。许多城市地区的华⼩毕业⽣,因华中学位不⾜,被迫进⼊国中,失去在正课学习华⽂和接受中华⽂化熏陶的良好环境,实在叫⼈惋惜!

 

乌鲁冷岳县内⼀共有16间华⼩,每年有约 4千名华⼩毕业⽣欲进⼊华⽂中学升学。 然⽽,庞⼤的县内只有⼀间加影育华国⺠型华⽂中学(育华华中),每年只能收取约6百名华⼩毕业⽣就读,其余3千多名的华裔⼦弟,则被迫进⼊国中!

 

不忍华裔⼦弟们⽆法在政府教育体制下,继续接受正统华⽂教育熏陶,育华华中董事⻓丹斯⾥拿督曾贵秋,带领育华华中董事会,于2014年发起筹建育华华中2校的⼯作。筹备⼩组历经层层波折,多年来与政府各部⻔争取斡旋,终于在2016年11⽉获得教育部颁发完整华⽂中学规格的批⽂。

 

育华华中2校获得政府批准成⽴,是国内华⽂教育发展的⼀项成就,使全国华中的数⽬从81所增加⾄82所!

 

获得政府完整批⽂后,育华华中2校建委会即刻展开建校⼯作。育华华中董事⻓兼育华华中2校建委会主席丹斯⾥拿督曾贵秋局绅率先捐献⼀⽚约5英亩、市值⻢币1千3百万,位于 KAJANG 2 的地段,作为育华华中2校校址,并将⼟地受托于育华华中2校董事会。

 

育华华中2校将可容纳2千5百名学⽣。第⼀期的建校计划,将包括两栋4层的教学楼,以及⼀栋6层的⾏政楼。建校总费⽤预计为⻢币5千万。

 

壮大华中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 华中是我国华教发展的中流砥柱。华小为独中源源不断的输送生源,是华教蓬勃发展的最关键点;而华小的永续发展,则仰赖于华中毕业生转化而来的师资。因此,华小、华中、独中鼎足而三,唇齿相依。
  • 传承母语教育和中华文化:学生在正课学习华文和中国文学等科目,并报考华文。此外,学生透过参与课外活动,可强化儒家思想和价值观。
  • 发扬多元教育:华中向来秉持多元化教学并灌输国民意识,其多元开放和包容性,成功吸引各族子弟到来求学,促进各族和谐相处及多元文化色彩。
  • 培育多语、多能人才:华中的特色之一,就是学生能够在正课的体系内,学习华文、国文、英文三种语文,成为多语人才。此外,学生透过课外活动的参与,发展领导、管理、待人处事的能力,

 

办学是一项社会建设工作,需要大量投入人力和财力,方能成就高素质、符合全球趋势的华文教育。我们需要全国热爱华文教育的朋友们支持,把握这个难得的历史契机,以实现建立育华华中2校为己任。

但望涓滴成流,聚沙成塔,尚祈各界热心人士慷慨解囊,以行动支持育华华中2校建校目标。

 

加影育华国⺠型华⽂中学2校建校委员会敬启